全身長疙瘩可能是由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蟲咬皮炎、藥物過敏等原因引起的。皮膚出現廣泛性皮疹時,可能伴隨瘙癢、紅腫、發熱等癥狀,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蕁麻疹通常表現為突發的風團樣皮疹,伴有明顯瘙癢。常見誘因包括食物過敏、冷熱刺激或情緒緊張。急性發作時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慢性患者需排查過敏原。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有助于減少摩擦刺激。
濕疹多呈現紅斑、丘疹伴滲出傾向,與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有關。長期接觸化學洗滌劑或氣候干燥可能誘發。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減輕炎癥,嚴重時需聯合口服依巴斯汀。日常需保持皮膚濕潤,沐浴后及時涂抹保濕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接觸性皮炎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常見于金屬飾品或化妝品接觸部位。鎳、香料等過敏原是主要致病因素。局部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能緩解癥狀,合并感染時需加用莫匹羅星軟膏。發病期間應避免再次接觸致敏物質,必要時進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
蟲咬皮炎多為散在紅色丘疹,中心可見叮咬痕跡,蚊蟲、螨類叮咬可導致。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可止癢,繼發感染時使用夫西地酸乳膏。保持環境清潔,使用蚊帳等物理防蟲措施,野外活動時穿著長袖衣物。
藥物過敏引起的藥疹可表現為全身彌漫性紅斑,常由抗生素或解熱鎮痛藥觸發。立即停用可疑藥物是關鍵,嚴重者需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用藥前應詳細告知醫生過敏史,青霉素等易致敏藥物使用前需進行皮試。
出現全身皮疹時應避免自行使用激素類藥膏,記錄皮疹形態變化和伴隨癥狀有助于醫生診斷。保持居住環境通風干燥,床單被褥定期高溫消毒。飲食宜清淡,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有助于皮膚修復。若皮疹持續擴散或出現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建議完善血常規和過敏原檢測,明確病因后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