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椎滑脫主要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間歇性跛行、脊柱變形和活動受限。腰椎滑脫是指椎體相對于鄰近椎體發生移位,可能與退行性變、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等因素有關。
1、腰痛
腰椎滑脫最常見的癥狀是腰部持續性鈍痛,久站或久坐后加重,平臥休息可緩解。疼痛多位于下腰部,可能向臀部放射。椎體移位導致椎間關節負荷增加,引發局部炎癥和肌肉痙攣。輕度滑脫可通過熱敷、佩戴腰圍等保守治療緩解,嚴重者需考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
2、下肢放射痛
當滑脫椎體壓迫神經根時,會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放射性麻木、刺痛感,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擴散。咳嗽或打噴嚏可能加重癥狀。神經壓迫嚴重時可出現足下垂或大小便功能障礙,需通過腰椎MRI明確壓迫程度,必要時行椎管減壓術。
3、間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下肢酸脹無力,需停下休息才能繼續行走,這是椎管狹窄的典型表現。滑脫導致椎管容積減小,行走時神經根充血水腫加劇壓迫。癥狀輕者可嘗試康復訓練增強核心肌群,重者需手術擴大椎管。
4、脊柱變形
嚴重滑脫可見腰椎生理曲度改變,出現階梯樣畸形或軀干縮短。部分患者腹部前凸明顯,需用手支撐大腿緩解疼痛。X線側位片可測量滑脫程度,Ⅱ度以上滑脫伴脊柱不穩時,需手術復位并植骨融合。
5、活動受限
患者腰部前屈后伸活動度明顯下降,轉身、彎腰等動作困難。長期疼痛導致腰背肌保護性痙攣,可能繼發腰椎側彎。物理治療師指導下的麥肯基療法和懸吊訓練有助于改善關節活動度,但重度滑脫需手術重建穩定性。
老年人腰椎滑脫患者應避免提重物和劇烈扭轉動作,睡眠選擇硬板床并在膝下墊枕。適當進行游泳、平板支撐等低沖擊運動增強腰背肌力量,控制體重減輕腰椎負荷。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加重滑脫。出現進行性神經癥狀或保守治療無效時,應及時到脊柱外科就診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