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活動限制和飲食調整。術后恢復主要涉及切口管理、疼痛控制、并發癥預防及生活習慣調整四個方面。
切口管理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潔,術后48小時內避免沾水。每日觀察切口有無紅腫滲液,使用碘伏消毒時需沿切口單向擦拭。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淋浴后需立即擦干傷口。醫用腹帶需持續佩戴1個月,每日松解時間不超過30分鐘。
疼痛控制通常持續3-5天,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或對乙酰氨基酚片。突發劇烈疼痛伴發熱需警惕切口感染或疝復發。冰敷每次不超過15分鐘,每日3-4次可緩解局部腫脹。
并發癥預防需監測體溫變化,術后3天內體溫超過38℃應就醫排查感染。咳嗽或排便時需用手按壓切口部位,避免腹壓驟增導致補片移位。術后1個月內禁止提舉超過5公斤重物,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飲食調整應從流質逐步過渡到普食,初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蛋白質攝入量每日需達1.2-1.5克/公斤體重,優先選擇魚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膳食纖維需術后2周開始逐步增加,每日攝入25-30克為宜。
術后1周、1個月、3個月需定期復查超聲,觀察補片位置及愈合情況。男性患者術后6個月內應避免騎自行車等會陰部受壓運動。肥胖患者需制定減重計劃,BMI應控制在24以下以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