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游離皮瓣移植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皮瓣血管危象、感染、血腫形成、皮瓣壞死以及供區功能障礙。這些并發癥的發生與手術操作、患者自身條件及術后護理密切相關。
皮瓣血管危象是最常見的早期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72小時內。動脈危象表現為皮瓣蒼白、溫度降低、毛細血管充盈遲緩;靜脈危象則出現皮瓣淤紫、腫脹、水皰形成。術中精確的血管吻合技術和術后持續的血流監測是預防關鍵。出現血管危象時需立即手術探查,重新吻合血管或采取溶栓治療。
感染多發生于術后3-7天,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分泌物增多,嚴重者可出現發熱等全身癥狀。糖尿病患者、吸煙者及口腔衛生不良者風險更高。術前口腔清潔、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發生率。感染發生后需加強引流,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
血腫形成常與術中止血不徹底或抗凝藥物使用不當有關。血腫壓迫可導致皮瓣靜脈回流受阻,表現為局部腫脹、張力增高。術中仔細止血、術后適當加壓包扎可有效預防。小血腫可穿刺抽吸,較大血腫需手術清除。
皮瓣完全壞死是最嚴重的并發癥,通常由血管危象未及時糾正或嚴重感染導致。壞死組織需手術清創,必要時需二次皮瓣修復。術前精確評估受區血管條件、選擇合適皮瓣類型能降低壞死風險。
供區功能障礙包括瘢痕攣縮、感覺異常和運動受限。股前外側皮瓣可能影響膝關節活動,前臂皮瓣可能導致握力下降。術中精細解剖、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可減輕功能障礙。多數癥狀在3-6個月內逐漸改善。
術后需密切觀察皮瓣顏色、溫度、腫脹程度等指標,保持室溫25℃左右,避免冷刺激導致血管痙攣。吸煙患者必須嚴格戒煙,尼古丁可導致血管持續性收縮。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聯系手術團隊,黃金搶救時間通常在6小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