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醫學稱痔是直腸下端或肛門周圍靜脈叢淤血擴張形成的團塊,主要與靜脈回流受阻、黏膜下支持組織松弛有關。發病原因主要有久坐久站、長期便秘、妊娠腹壓增高、辛辣飲食刺激及遺傳因素等。
久坐久站是常見誘因。持續保持相同體位會導致盆腔血流緩慢,肛門靜脈壓力持續升高。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避免穿緊身褲壓迫會陰部。
長期便秘直接加重發病風險。排便時用力屏氣會使直腸靜脈叢壓力驟增,干硬糞便摩擦還可能造成黏膜破損。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每日飲水量達2000毫升可改善癥狀。
妊娠期腹壓增高是女性特有誘因。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導致肛門靜脈回流障礙。孕晚期可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壓迫,產后多做提肛運動促進恢復。
辛辣飲食會刺激肛周血管擴張。辣椒素等成分可能誘發局部充血水腫。減少火鍋、烈酒等刺激性食物攝入,發作期可選擇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外用藥緩解癥狀。
遺傳性靜脈壁薄弱屬于先天因素。這類患者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更易出現靜脈曲張。需特別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嚴重者可考慮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等手術治療。
若出現持續便血、痔核脫出無法回納或劇烈疼痛,需及時就醫排除直腸息肉等器質性疾病。肛門指診和腸鏡檢查能明確具體分型內痔/外痔/混合痔,指導后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