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發燒不退可能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癥、腫瘤性疾病、結締組織病或藥物熱等原因引起。發熱持續超過3天或體溫超過39℃建議及時就醫排查病因。
感染性疾病是持續發熱最常見的原因。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肺炎、泌尿系統感染可能引起高熱不退,通常伴隨咳嗽膿痰、尿頻尿痛等癥狀,需通過血常規、尿培養等檢查確診。病毒感染如流感、EB病毒感染也可能導致發熱持續1-2周,多伴有咽痛、淋巴結腫大。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午后低熱可能持續數月,常伴隨盜汗、消瘦。
非感染性炎癥反應同樣會導致發熱遷延。痛風急性發作可能引發持續3-7天的發熱,關節紅腫熱痛是典型表現。炎癥性腸病活動期可能出現反復低熱,伴有腹瀉、腹痛癥狀。這類情況需要通過C反應蛋白、腸鏡等檢查鑒別。
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癌性發熱需高度警惕。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現周期性高熱,伴隨夜間盜汗、體重下降。白血病引起的發熱常伴有貧血、出血傾向。實體腫瘤如肝癌、腎癌也可能出現長期低熱,需通過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排查。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發熱的潛在病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數周的發熱,特征性蝶形紅斑和關節痛是重要線索。成人Still病表現為高熱伴皮疹、關節痛,需排除感染后考慮。這類疾病需要完善自身抗體檢測協助診斷。
藥物熱容易被忽視但不容忽視。抗生素如青霉素、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均可能引起藥物熱,通常在用藥后7-10天出現,停藥后體溫可恢復正常。仔細詢問用藥史對鑒別診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