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肚子疼可能由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急性胃腸炎、泌尿系統結石、闌尾炎等原因引起。突然肚子疼可通過調整飲食、熱敷腹部、服用藥物、體外碎石、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
1、飲食不當
進食過多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暴飲暴食可能導致胃腸痙攣,出現陣發性腹痛。這種情況通常伴有腹脹、噯氣等癥狀,疼痛程度較輕且能自行緩解。建議暫時禁食4-6小時,飲用溫開水,用熱水袋熱敷腹部,避免劇烈運動。
2、胃腸功能紊亂
精神緊張、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可能引起腸道蠕動異常,表現為臍周隱痛或絞痛。癥狀可能伴隨腹瀉或便秘,排便后疼痛可減輕。可服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菌群,配合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
3、急性胃腸炎
食用被污染食物后6-24小時可能出現上腹絞痛,與沙門菌、志賀菌等感染有關。典型癥狀包括嘔吐、水樣便及發熱,嚴重時會導致脫水。需口服蒙脫石散止瀉,配合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必要時使用諾氟沙星膠囊抗感染。
4、泌尿系統結石
腎結石移動可能引發側腹部劇烈絞痛,疼痛可放射至會陰部。發作時伴有血尿、尿頻等癥狀,改變體位不能緩解疼痛。確診需進行超聲檢查,較小結石可服用排石顆粒配合多飲水,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5、闌尾炎
轉移性右下腹痛是典型表現,初期為上腹隱痛后固定于麥氏點壓痛。可能伴隨發熱、惡心嘔吐,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升高。急性發作需禁食并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鈉抗感染,確診后應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出現突發劇烈腹痛或持續超過6小時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日常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過量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規律作息。腹痛期間建議選擇米粥、面條等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電解質水。進行適度腹部按摩有助于緩解功能性腹痛,但出現腹膜刺激征時應立即停止任何腹部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