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尿血可能由細菌感染、尿路結石、泌尿系統腫瘤、藥物刺激、劇烈運動等因素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排石治療、手術切除、調整用藥、休息等方式緩解。
1、細菌感染
尿路感染尿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大腸桿菌等致病菌通過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或腎臟,導致黏膜充血破損。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癥狀,尿液檢查可見大量白細胞。治療需根據尿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同時增加飲水量促進細菌排出。
2、尿路結石
泌尿系統結石移動時可能劃傷尿路黏膜引發血尿。結石在輸尿管嵌頓會導致劇烈腰痛伴肉眼血尿,B超檢查可明確結石位置。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服用排石顆粒配合跳躍運動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颊邞拗聘卟菟崾澄飻z入,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
3、泌尿系統腫瘤
膀胱癌或腎盂癌等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可能表現為無痛性肉眼血尿。腫瘤組織壞死出血時,尿液呈洗肉水樣改變,CT尿路成像可發現占位性病變。確診后需根據分期選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或根治性膀胱切除術,術后配合膀胱灌注化療降低復發概率。
4、藥物刺激
長期服用抗凝藥如華法林鈉片可能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出現鏡下血尿。環磷酰胺等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出現藥物相關性血尿時應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輸注凝血因子或進行膀胱沖洗治療。
5、劇烈運動
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運動性血尿,與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有關。這種血尿通常24小時內自行消失,無須特殊處理。運動前后充分補水,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可預防該情況發生。
尿路感染尿血患者應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更換內褲并用溫水清洗。飲食宜清淡,多食用西瓜、冬瓜等利尿食物,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康復后也需定期復查尿常規。出現發熱、腰痛等癥狀提示感染加重,需立即就醫。老年患者反復血尿應排查泌尿系統腫瘤,育齡女性需與月經血污染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