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結石主要表現為進食時腺體腫脹疼痛、導管口溢膿、口干等癥狀。唾液腺結石的典型表現有進食后腺體脹痛、導管阻塞、繼發感染、腺體功能減退、結石可觸及等。唾液腺結石多由唾液成分改變、導管結構異常、局部炎癥、代謝紊亂、異物存留等因素引起。
1、進食后腺體脹痛
患者在進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時,受累唾液腺會出現明顯脹痛感。這種疼痛具有突發性,常在咀嚼動作后數分鐘內出現,持續數小時逐漸緩解。由于結石阻塞導管導致唾液排出受阻,腺體內壓力增高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疼痛。可通過熱敷、按摩腺體促進唾液排出緩解癥狀,反復發作需考慮手術取石。
2、導管阻塞
結石完全阻塞導管時可見腺體持續性腫大,觸診質地較硬。導管口黏膜可能發紅腫脹,擠壓腺體無唾液流出。長期阻塞可導致腺泡萎縮,超聲檢查顯示導管擴張及強回聲結石影。對于小結石可采用促唾液分泌藥物,較大結石需行唾液腺內鏡取石術或導管切開術。
3、繼發感染
約三成患者會并發細菌感染,表現為腺體區域皮膚紅腫熱痛,導管口有膿性分泌物溢出。嚴重者可形成膿腫并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療,膿腫形成時需切開引流。
4、腺體功能減退
長期結石刺激會導致腺體纖維化,表現為口腔干燥、味覺異常。唾液分泌量檢測顯示患側分泌功能顯著下降,核素掃描可見腺體攝取功能減低。這種情況需長期使用人工唾液緩解癥狀,嚴重者可考慮腺體切除術。
5、結石可觸及
位于導管前段的較大結石可通過雙合診觸及硬結,按壓時可誘發疼痛。頜下腺結石發生率最高,約占八成病例。X線片可顯示鈣化結石影,對于透光性結石需采用超聲或CT檢查確診。治療方法包括導管擴張取石、體外沖擊波碎石等。
唾液腺結石患者日常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天飲用足夠水分促進唾液分泌。飲食上避免過量攝入高鈣食物,限制濃茶、咖啡等易致結石的飲品。出現反復腺體腫脹時應及時就診,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結石位置和大小,由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手術干預。術后需定期復查預防復發,必要時可進行唾液成分分析查找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