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功能衰竭可能由腦卒中、腦腫瘤、腦外傷、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原因引起,表現為意識障礙、呼吸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吞咽困難、肢體癱瘓等癥狀。
1、意識障礙:患者可能出現嗜睡、昏睡或昏迷等意識水平下降表現。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受損導致覺醒度降低,需通過頭顱CT或MRI明確病因。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如腦卒中患者需溶栓或取栓治療。
2、呼吸異常:表現為呼吸節律不規則、潮式呼吸甚至呼吸暫停。腦干延髓呼吸中樞受累時需立即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同時治療原發病。中樞性呼吸衰竭患者需監測血氧飽和度及動脈血氣分析。
3、眼球運動障礙:常見雙眼同向凝視麻痹、眼球震顫或瞳孔對光反射消失。中腦動眼神經核受損可導致眼球運動異常,需進行腦干反射檢查。部分患者可通過神經營養藥物改善癥狀。
4、吞咽困難:延髓疑核損傷導致吞咽反射消失,易引發吸入性肺炎。需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必要時留置鼻胃管或行胃造瘺術。康復期可進行吞咽功能訓練。
5、肢體癱瘓:腦橋基底部病變可引起交叉性癱瘓,表現為同側顱神經麻痹及對側肢體癱瘓。需進行肌力評估和神經電生理檢查,急性期后盡早開始康復治療。
腦干功能衰竭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暢,監測生命體征變化。營養支持可選擇高蛋白勻漿膳或腸內營養制劑,體位管理需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康復期進行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逐步過渡到坐位平衡訓練和站立訓練。家屬需學習基本護理技能,定期隨訪評估神經功能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