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占位指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的卵巢內囊狀結構,可能由生理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畸胎瘤、囊腺瘤或惡性腫瘤等因素引起。這類病變通常表現為盆腔隱痛、月經紊亂、排尿異常、腹脹或性交不適等癥狀,需結合病理檢查明確性質。
1、生理性囊腫:常見于育齡期女性排卵后形成的黃體囊腫或濾泡囊腫,多數無臨床癥狀且可自行消退。建議每3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囊腫破裂,日常保持規律作息減少激素波動。
2、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內膜組織在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腫,可能與經血逆流或免疫異常有關。典型癥狀為進行性痛經和性交痛,可通過腹腔鏡囊腫剝除術治療,術后配合GnRH-a類藥物抑制復發。
3、成熟畸胎瘤:來源于生殖細胞的良性腫瘤,囊內常含油脂、毛發等組織。超聲顯示"面團征"或"脂液分層征",確診后建議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保留正常卵巢組織。
4、漿液性囊腺瘤:單房薄壁囊腫伴清亮液體,存在10%-15%惡變風險。CA125檢測聯合MRI評估性質,確診需手術切除并行快速病理,若為交界性腫瘤需擴大手術范圍。
5、惡性腫瘤:囊實性混合包塊伴腹水需警惕,可能與BRCA基因突變相關。PET-CT評估轉移情況,治療采用腫瘤細胞減滅術聯合紫杉醇+卡鉑化療,晚期患者可考慮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
日常需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漿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但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定期婦科檢查與腫瘤標志物篩查對早期發現病變至關重要,絕經后女性新發囊腫建議積極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