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支具固定、運動康復、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保守治療。該損傷通常由運動創傷、關節退變、外力撞擊、長期負重、先天發育異常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療:急性期采用冰敷減輕腫脹,48小時后轉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超聲波治療可加速組織修復,低頻電刺激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專業康復師指導下的關節松動術能改善活動度,每次治療20-30分鐘,每周3次。
2、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疼痛腫脹,氨基葡萄糖營養軟骨,透明質酸鈉關節腔注射潤滑關節。疼痛劇烈時短期使用曲馬多,避免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
3、支具固定:膝關節支具提供外側穩定性,限制過度屈伸旋轉。鉸鏈式護膝允許30-60度活動范圍,夜間使用可調節角度的固定支具。佩戴時間根據損傷程度調整,通常需4-6周。
4、運動康復:直腿抬高增強股四頭肌力量,靠墻靜蹲改善膝關節穩定性。水中步行訓練減少負重壓力,瑜伽球輔助的平衡練習每周3次??祻秃笃诳蛇M行低強度騎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
5、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BMI建議維持在18.5-23.9。避免爬樓梯、深蹲等動作,使用坐便器減少膝關節屈曲。工作期間每1小時起身活動,居家選擇硬板床休息。
保守治療期間需保證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每日飲用300ml牛奶,適量進食三文魚、堅果等抗炎食物。康復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疼痛評分超過4分需暫停運動。若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關節交鎖癥狀,建議關節鏡手術評估。定期復查MRI觀察半月板愈合情況,配合脈沖射頻等物理因子治療可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