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糖高可通過飲食調整、運動干預、血糖監測、藥物治療、胰島素治療等方式控制。血糖升高可能與遺傳因素、肥胖、胰島素抵抗、自身免疫損傷、其他內分泌疾病等因素有關。
1、飲食調整:
限制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高纖維食物比例。采用定時定量進餐模式,避免暴飲暴食。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0%-60%,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糙米。每日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類、豆制品。
2、運動干預:
每日進行6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運動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建議在餐后1小時進行。避免久坐行為,每30分鐘起身活動。運動前后監測血糖,防止低血糖發生。
3、血糖監測:
使用便攜式血糖儀定期檢測空腹及餐后血糖。1型糖尿病患兒需每日監測4-7次,包括餐前、睡前及夜間。記錄血糖波動規律,為治療方案調整提供依據。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可實時反映血糖變化趨勢。
4、藥物治療:
二甲雙胍是兒童2型糖尿病一線口服藥,可改善胰島素抵抗。格列美脲等磺脲類藥物需謹慎使用。SGLT-2抑制劑需評估泌尿系統風險。藥物治療需配合飲食運動,定期評估肝腎功能。
5、胰島素治療:
1型糖尿病患兒需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采用基礎-餐時方案。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控制餐后血糖,長效胰島素維持基礎水平。胰島素泵可模擬生理分泌模式。需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動態調整劑量。
建立規律作息習慣,保證每日充足睡眠。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疾病管理,定期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注意足部護理,每年進行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篩查。隨身攜帶含糖食品應對低血糖,佩戴醫療警示標識。保持積極心態,通過支持小組獲取心理支持。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目標控制在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