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手術總體安全性較高,屬于婦科常規手術。手術風險主要與肌瘤位置、大小、數量及患者基礎健康狀況相關,常見術式包括腹腔鏡肌瘤剔除術、宮腔鏡電切術等。
肌瘤體積較小且位于漿膜下時,腹腔鏡手術創傷較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于5%。黏膜下肌瘤選擇宮腔鏡手術可保留子宮,術中出血量通常控制在50毫升以內。多發性肌瘤或直徑超過10厘米的肌瘤需開腹手術,此時需警惕術中出血和術后粘連風險。
合并貧血、高血壓或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術前需進行藥物調理。術后可能出現短暫發熱、陰道出血等癥狀,多數在72小時內自行緩解。極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膀胱損傷或術后感染,需及時醫療干預。
建議選擇三級醫院進行手術,主刀醫生年手術量超過100例時,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可降低至1%以下。術后配合中醫調理和定期超聲復查,五年復發率可控制在15%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