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通過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鼻腔沖洗、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該疾病通常由遺傳因素、環境過敏原、免疫異常、鼻腔結構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
1、環境控制:減少接觸塵螨、花粉、動物皮屑等過敏原是基礎措施。使用防螨床品、空氣凈化器,保持室內濕度40%-60%可降低過敏發作頻率。季節性發作前兩周采取預防性措施效果更佳。
2、藥物治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可緩解打噴嚏和鼻癢,鼻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噴霧能減輕黏膜水腫。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適用于合并哮喘患者,需連續使用2-4周見效。
3、免疫治療: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標準化過敏原提取物,通過3-5年療程誘導免疫耐受。對塵螨、花粉等單一過敏原引起的鼻炎有效率可達80%,治療終止后仍能維持長期療效。
4、鼻腔沖洗:每日用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沖洗鼻腔,可機械清除過敏原和炎性介質。采用40℃溫鹽水配合洗鼻器使用效果更佳,術后患者配合沖洗能加速黏膜修復。
5、手術治療:下鼻甲射頻消融術適用于頑固性鼻塞患者,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可改善通氣障礙。術后需堅持用藥3-6個月防止復發,合并鼻息肉者需同時行功能性鼻竇手術。
堅持低組胺飲食如西蘭花、蘋果、糙米,避免海鮮、發酵食品等易致敏食物。鼻腔按摩迎香穴配合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能增強黏膜抵抗力。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哮喘發作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長期未控制可能引發鼻息肉或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