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醫學稱斑狀脫發的診斷通常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針對性檢查。主要檢查項目包括皮膚鏡檢查、拉發試驗、實驗室檢查和活檢。
皮膚鏡檢查是首選無創檢查,通過放大觀察毛囊開口和毛發形態,可發現特征性黃點征、黑點征及感嘆號樣發。拉發試驗用于評估脫發活動性,醫生在患者頭皮不同區域輕拉約50根頭發,脫落超過6根提示活動期斑禿。
實驗室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五項、血清鐵蛋白、抗核抗體和25-羥維生素D檢測。甲狀腺功能異常和缺鐵可能與脫發相關,自身抗體檢測可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維生素D缺乏也被認為與斑禿發病有關。
少數不典型病例需進行4毫米穿刺活檢,病理可見毛囊周圍淋巴細胞浸潤,但處于退行期的病灶可能無特異性表現。活檢主要用于鑒別瘢痕性脫發和其他皮膚病。
部分患者需要擴展檢查項目,如真菌鏡檢排除頭癬,梅毒血清學試驗排除二期梅毒疹。兒童患者建議加做微量元素檢測,特別是鋅和硒水平測定。
檢查結果需由皮膚科醫生綜合解讀,結合脫發模式、指甲變化頂針樣凹陷和伴隨癥狀進行診斷。約30%患者存在甲營養不良改變,這是輔助診斷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