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齒發黑可能由齲齒、牙釉質發育不全、色素沉積、外傷或四環素牙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口腔清潔、涂氟治療、樹脂修復等方式改善。
1、齲齒
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細菌侵蝕形成的病損,早期表現為白堊色斑塊,進展后出現黑褐色齲洞。兒童乳牙礦化程度低,進食甜食后未及時清潔易誘發齲齒。建議家長幫助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限制高糖零食,定期進行窩溝封閉。臨床常用氟化鈉護齒劑、氨硝酸銀溶液等藥物抑制齲進展。
2、牙釉質發育不全
孕期營養不良或嬰幼兒期高熱可能影響牙釉質正常礦化,導致牙齒表面出現黃褐色或黑色斑塊。這類牙齒更易發生齲壞,需加強日常用含氟牙膏護理。牙科醫生可能建議使用氟保護漆增強釉質抗酸能力,嚴重缺損時需復合樹脂修復。
3、色素沉積
長期飲用深色飲料或服用鐵劑可能造成外源性著色,表現為牙齒表面黑色素沉著。可通過超聲波潔治去除,日常建議減少可樂、醬油等染色食物攝入。兒童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也可能導致暫時性牙齒染色,停藥后可逐漸消退。
4、外傷
牙齒受撞擊后牙髓出血壞死,血紅蛋白分解會使牙齒逐漸變為灰黑色。需及時就診進行牙髓活力測試,活髓牙可做蓋髓治療,死髓牙需根管治療后行內漂白。家長應關注兒童運動時的牙齒防護。
5、四環素牙
孕婦或8歲以下兒童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會導致牙齒內源性著色,表現為帶狀或彌漫性灰黑色。輕度可通過冷光美白改善,中重度需貼面修復。該現象現已少見,因我國已禁止8歲以下兒童使用四環素類藥物。
預防兒童牙齒發黑需從孕期營養和嬰幼兒口腔護理入手。哺乳期母親應保證鈣磷攝入,幼兒萌牙后即開始用紗布清潔牙面。2歲起使用兒童牙刷,每日刷牙兩次并配合牙線清潔。每3-6個月進行口腔檢查,發現早期齲齒及時干預。控制果汁、糖果攝入頻率,進食后及時漱口。牙齒著色伴有疼痛、松動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避免影響恒牙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