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脂瘤可能引發聽力下降、腦膜炎、面神經麻痹、顱內感染及骨質破壞等危害。膽脂瘤是耳部或顱內常見的良性病變,但具有侵襲性生長特性,可能對周圍組織造成壓迫或破壞。
1、聽力下降
膽脂瘤常發生于中耳或內耳,隨著瘤體增大可壓迫聽小骨或侵蝕耳蝸結構,導致傳導性或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早期可能表現為單側耳鳴或輕微耳悶,后期可能出現顯著聽力障礙。需通過耳內鏡和聽力檢查明確損傷程度,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
2、腦膜炎
顱中窩膽脂瘤可能穿透硬腦膜,導致細菌性蛛網膜炎或化膿性腦膜炎。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發熱、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嚴重時可引發癲癇或意識障礙。需緊急進行腰椎穿刺和影像學檢查,聯合抗生素治療及手術清理病灶。
3、面神經麻痹
位于顳骨的膽脂瘤可能侵蝕面神經管,造成周圍性面癱。表現為患側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等癥狀。需通過肌電圖評估神經損傷程度,手術減壓配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改善神經功能。
4、顱內感染
瘤體破潰后可能引起腦膿腫或硬膜下積膿,出現持續高熱、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表現。頭顱MRI增強掃描可明確感染范圍,需手術引流膿液并長期使用穿透血腦屏障的抗生素。
5、骨質破壞
膽脂瘤分泌的酶類物質可溶解周圍骨質,導致乳突、巖骨甚至顱底廣泛破壞。CT檢查可見特征性的骨質侵蝕邊緣,可能引發病理性骨折或腦脊液漏。需手術清除病變并行骨質重建。
確診膽脂瘤后應盡早手術治療,防止不可逆損害。術后需定期復查耳部CT或MRI,監測復發情況。日常生活中避免耳道進水或自行掏耳,出現耳痛、流膿等異常及時就診。合并聽力障礙者可考慮助聽器補償,面癱患者需進行面部肌肉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