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體檢前需注意空腹要求、藥物調整、穿著舒適、攜帶病史資料、保持情緒穩定等事項。
1、空腹要求
多數血液檢查項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要求空腹8-12小時,體檢前一晚22點后應禁食禁水。但高血壓患者晨起可少量飲水服藥,慢性病患者需提前與醫生確認空腹要求。空腹時間過長可能引發低血糖,可攜帶無糖餅干在抽血后食用。
2、藥物調整
降壓藥、抗凝藥等需遵醫囑決定是否暫停,降糖藥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中藥、保健品建議停用3天避免干擾結果。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糖果預防低血糖,并告知醫護人員用藥情況。
3、穿著舒適
選擇寬松易脫卸的衣物,避免連體衣、金屬飾品影響影像檢查。心電圖檢查需暴露手腕腳踝,建議穿分體式棉質衣物。行動不便者可準備防滑鞋具,必要時由家屬陪同。
4、攜帶病史資料
整理近期病歷、化驗單、用藥清單供醫生參考。裝有心臟支架等植入物者需攜帶相關證明。記憶衰退者可提前記錄不適癥狀,家屬協助補充病史細節。
5、情緒調節
避免過度緊張導致血壓波動,可通過深呼吸緩解焦慮。檢查過程中及時溝通身體不適,憋尿等項目完成后盡快排尿。聽力障礙者建議家屬陪同協助交流。
體檢前3天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影響結果,暫停劇烈運動。慢性病患者需監測日常指標變化,體檢當日攜帶常用急救藥物。完成檢查后及時進食補水,獲取報告后預約專科醫生解讀,異常結果需在1周內復查確認。定期體檢建議每年1-2次,項目選擇需結合個人病史由醫生個性化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