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炎可通過飲食調整、作息管理、運動干預、藥物監測、心理調節等方式護理。
1、飲食調整:
高蛋白低脂飲食有助于肝細胞修復,每日攝入雞蛋、魚肉、豆腐等優質蛋白,限制動物內臟及油炸食品。增加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C和B族,如柑橘、菠菜、燕麥。避免酒精及霉變食物,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2、作息管理:
保證23點前入睡,夜間睡眠不少于7小時。午間休息20-30分鐘,避免過度勞累。建立固定生物鐘,減少熬夜對肝酶活性的影響。睡前禁用電子設備,營造黑暗環境促進褪黑素分泌。
3、運動干預:
選擇太極拳、游泳、快走等中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范圍內。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轉氨酶波動,運動后及時補充電解質水。
4、藥物監測:
水飛薊素、甘草酸二銨、雙環醇等護肝藥物需定期復查肝功能。避免自行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中藥調理需經專業醫師辨證,禁用何首烏、土三七等潛在肝損藥材。
5、心理調節:
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每天進行10分鐘腹式呼吸訓練。參加肝病患友互助小組,避免長期情緒壓抑影響免疫功能。培養書法、園藝等舒緩愛好,保持皮質醇水平穩定。
日常護理需結合肝功能指標動態調整,每3個月復查ALT、AST、GGT等指標。烹飪選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主食增加蕎麥、紅薯等粗糧比例。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出現乏力加重、皮膚黃染等癥狀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