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術后疼痛可通過藥物鎮痛、溫水坐浴、飲食調整、排便管理和心理疏導等方式緩解。術后疼痛主要與手術創傷、肛門括約肌痙攣、排便刺激等因素相關。
藥物鎮痛是術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措施。常用鎮痛藥物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有效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對于疼痛較明顯者,醫生可能會開具曲馬多等弱阿片類藥物。使用鎮痛藥物需嚴格遵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溫水坐浴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括約肌痙攣。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的溫水坐浴,水溫維持在40℃左右為宜。坐浴后可輕柔擦干肛周皮膚,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飲食調整有助于軟化大便,減少排便時對創面的刺激。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西梅等食物,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攝入。
排便管理對創面愈合至關重要。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久蹲用力。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乳果糖等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排便后及時清潔肛周,必要時使用溫水沖洗。
心理疏導有助于減輕疼痛感受。術后焦慮情緒可能加重疼痛感知,可通過深呼吸、音樂放松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嚴重焦慮者可尋求專業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