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良惡性需通過病理檢查確定,主要依據絨毛水腫程度、滋養細胞增生程度、有無血管結構及是否侵犯子宮肌層等特征。診斷方法包括超聲檢查、血HCG監測、病理活檢等。
1、超聲檢查
超聲是初步篩查葡萄胎的重要手段,良性葡萄胎通常表現為宮腔內蜂窩狀無回聲區,無胎兒結構;惡性葡萄胎可能顯示子宮肌層浸潤或遠處轉移灶。完全性葡萄胎超聲下無胚胎組織,部分性葡萄胎可見畸形胎兒組織。超聲檢查結合血HCG水平可提高診斷準確性。
2、血HCG監測
良性葡萄胎清除后血HCG水平通常呈規律下降,8周內降至正常;惡性葡萄胎血HCG下降緩慢、 plateau或上升,數值常超過10萬IU/L。持續高水平的血HCG是惡變的重要指標,需每周監測直至連續3次陰性,之后每月復查至少1年。
3、病理活檢
病理診斷是金標準,良性葡萄胎表現為絨毛水腫伴滋養細胞輕度增生,無間質血管;惡性葡萄胎滋養細胞顯著異型增生,可見絨毛結構破壞或肌層浸潤。完全性葡萄胎染色體多為46XX純父源性,部分性葡萄胎多為三倍體,這些特征可輔助鑒別。
4、臨床表現
良性葡萄胎多表現為停經后陰道流血、子宮異常增大;惡性葡萄胎可能出現肺、陰道等轉移灶癥狀如咯血、紫藍色結節。子宮穿孔、黃素化囊腫破裂等并發癥更常見于惡性病例。但臨床表現不能單獨作為良惡性判斷依據,需結合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
5、免疫組化檢測
P57蛋白表達缺失提示完全性葡萄胎,保留表達則可能為部分性葡萄胎或非葡萄胎妊娠。Ki-67指數增高、P53突變等分子標志物有助于預測惡變風險。基因檢測可發現父源性二倍體或三倍體等特征性改變,為治療方案選擇提供依據。
確診葡萄胎后應嚴格隨訪血HCG,避免妊娠至少1年。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和鐵劑攝入,糾正貧血。適度運動增強體質但避免劇烈活動,觀察陰道流血及腹痛情況。心理疏導很重要,惡性葡萄胎患者需配合化療,治療期間注意預防感染,定期復查盆腔超聲和胸片。所有葡萄胎患者均應避孕至醫生確認安全,再次妊娠需早期超聲確認胚胎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