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子宮可通過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等方式治療。縱隔子宮是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不孕或反復流產,通常由胚胎期苗勒管融合不全引起。
宮腔鏡手術是治療縱隔子宮的首選方式。手術在宮腔鏡直視下切除縱隔組織,創傷小且恢復快,術后妊娠率可達70%-85%。手術時間建議選擇月經干凈后3-7天,需避開月經期和妊娠期。術后可能出現輕微腹痛和陰道流血,一般2-3天可自行緩解。
腹腔鏡手術適用于合并盆腔病變的復雜病例。手術在腹腔鏡監測下聯合宮腔鏡操作,能同時處理輸卵管粘連等盆腔問題。術后需避孕3-6個月待子宮內膜修復,期間建議定期復查超聲評估宮腔形態。
藥物治療主要針對術后輔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雌激素制劑促進內膜生長,抗生素預防感染。具體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選擇,不可自行調整劑量。
非手術方式適用于無癥狀且無生育需求者。定期婦科檢查監測子宮情況即可,無需特殊處理。計劃妊娠者建議孕前咨詢,必要時行三維超聲或核磁共振評估縱隔類型。
術后妊娠者需加強孕期監護。縱隔子宮術后妊娠發生流產、早產的風險仍高于正常子宮,建議孕早期進行超聲檢查排除宮頸機能不全,必要時進行宮頸環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