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專業稱為尿路感染是女性常見疾病,通常由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起。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類、中成藥及輔助藥物,需根據感染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
抗生素是尿路感染的一線治療藥物,常用藥物包括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對多數尿路感染致病菌有效,適合急性單純性感染;呋喃妥因適用于下尿路感染;頭孢克肟針對復雜性感染或反復發作病例。用藥前需進行尿培養和藥敏試驗,確保抗生素選擇精準。
中成藥在緩解癥狀和輔助治療方面具有優勢,常用藥物包括熱淋清顆粒、三金片、銀花泌炎靈片。熱淋清顆粒能清熱利濕,緩解尿頻尿急;三金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銀花泌炎靈片適合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成藥可與抗生素聯合使用,但需間隔兩小時服用。
輔助治療藥物包括碳酸氫鈉和蔓越莓制劑。碳酸氫鈉可堿化尿液,減輕排尿灼痛感;蔓越莓膠囊中的原花青素能抑制細菌黏附尿道黏膜。癥狀嚴重時可短期使用黃酮哌酯緩解膀胱痙攣疼痛。
治療期間需注意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性生活。反復發作患者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統畸形等潛在病因。妊娠期尿路感染需選擇B類抗生素,禁用喹諾酮類和磺胺類藥物。抗生素療程通常3-7天,復雜感染需延長至14天,完成全程治療以防耐藥性產生。
出現發熱、腰痛或血尿提示可能發生腎盂腎炎,需立即就醫。一年內發作超過3次屬于復發性尿路感染,建議進行泌尿系統全面檢查。絕經后女性可考慮局部雌激素治療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