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癥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胰腺炎和脂肪肝等疾病。長期未控制的血脂異常會逐步損害多器官功能,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動脈粥樣硬化是高脂血癥最常見的危害。血液中過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斑塊,導致血管狹窄。這種情況可能引發冠心病,表現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也可能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出現頭暈或腦梗塞。斑塊破裂還可能誘發血栓形成。
急性胰腺炎是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嚴重并發癥。當甘油三酯水平超過5.6毫摩爾/升時,乳糜微粒可能阻塞胰腺微血管,激活胰酶引發自我消化。典型癥狀包括劇烈上腹痛、惡心嘔吐,嚴重時可出現多器官衰竭。
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高脂血癥密切相關。肝臟脂肪沉積超過5%即構成脂肪肝,初期可能僅表現為乏力,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肝區隱痛、肝功能異常。約20%的脂肪肝患者會發展為脂肪性肝炎,部分可能進展為肝硬化。
高脂血癥還可能誘發高血壓。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導致血管彈性下降,外周阻力增加。同時血液黏稠度升高加重心臟負荷,形成惡性循環。長期高血壓可能損害心、腦、腎等靶器官。
少數嚴重高脂血癥患者可能出現黃色瘤。膽固醇在皮膚或肌腱處沉積形成黃色結節,常見于眼瞼、肘部等部位。雖然不影響健康,但提示血脂控制不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還可能出現角膜弓。
建議定期檢測血脂水平,異常時及時就醫。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和必要時的藥物治療,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血脂,預防相關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