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可通過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腫瘤細胞減滅術等方式治療。子宮內膜癌通常由雌激素水平異常、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林奇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1、全子宮切除術:
手術切除子宮體及宮頸,適用于早期病灶局限于宮體的患者。術中需注意避免損傷輸尿管,術后需預防陰道殘端感染。該手術可徹底清除子宮內病灶,術后需補充鈣劑預防骨質疏松。
2、雙側附件切除術:
同時切除輸卵管和卵巢,適用于絕經前患者或腫瘤累及附件者。手術可能導致更年期癥狀提前,術后需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評估。術中需完整切除卵巢血管避免殘留。
3、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系統性切除髂總、髂內外淋巴結群,用于評估腫瘤分期。手術可能引起淋巴水腫,術后需進行下肢循環護理。術中冰凍病理檢查可指導后續治療決策。
4、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
針對高位轉移風險患者,切除腎血管水平以下淋巴結。手術難度較大需注意保護下腔靜脈,術后需監測腎功能。該術式能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
5、腫瘤細胞減滅術:
適用于晚期病例,盡可能切除肉眼可見病灶。手術需聯合腸管切除等臟器聯合手術,術后需營養支持。該術式為后續化療創造有利條件。
術后康復需結合低脂高蛋白飲食如魚肉、雞胸肉、豆腐,適量進行盆底肌訓練和散步運動,定期監測CA125指標。傷口護理需保持干燥,觀察下肢水腫情況,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預防骨量流失,心理疏導緩解更年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