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油膩鱗屑、瘙癢等癥狀,可能與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異常等因素相關。
1、紅斑脫屑:
面部T區及發際線出現邊界不清的紅斑,表面附著灰白色或黃色油膩鱗屑。癥狀在干燥環境下可能加重,伴隨輕微灼熱感,常見于鼻翼兩側和眉弓部位。
2、油脂分泌亢進:
皮脂腺活躍區域如額頭、鼻部可見明顯油光,毛孔粗大并附著黃色痂皮。癥狀晨起時尤為明顯,高溫環境或進食辛辣食物后加劇。
3、瘙癢不適:
約60%患者出現間歇性瘙癢,夜間或出汗后癥狀明顯。搔抓可能導致繼發感染,表現為局部紅腫、滲出,嚴重者形成膿皰。
4、鱗屑結痂:
耳后及胡須區域易出現厚層油脂性痂皮,剝離后顯露濕潤基底。嬰幼兒患者頭頂部可見"搖籃帽"樣改變,成人則常見外耳道脫屑。
5、繼發感染:
長期未規范處理可能合并細菌或真菌感染,表現為頑固性紅斑、膿皰。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馬拉色菌過度增殖有關,需微生物檢查確診。
日常護理需選用含吡啶硫酮鋅或酮康唑的潔面產品,避免過度清潔破壞皮膚屏障。飲食建議減少高糖高脂攝入,增加富含維生素B族的全谷物及深色蔬菜。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滲出時,建議皮膚科就診進行真菌鏡檢或細菌培養,必要時采用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