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眼壓恢復正常后仍需持續治療。眼壓控制僅是治療的一部分,視神經保護同樣重要。
1. 眼壓正常后的治療必要性:
青光眼屬于不可逆性視神經病變,眼壓下降不代表疾病治愈。持續治療可延緩視神經進一步損傷,維持現有視野功能。臨床數據顯示,即使眼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約20%患者視野缺損仍會進展。治療方案需根據視神經形態學檢查如OCT和視野檢查結果動態調整,部分患者需聯合使用神經保護藥物如甲鈷胺、銀杏葉提取物等。
2. 不同分期的管理策略:
早期青光眼在眼壓穩定后,可調整為單種降眼壓藥物維持,但需每3-6個月復查視盤形態。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終身聯合用藥,必要時考慮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SLT或引流閥植入術。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這些因素會加速視神經萎縮。
日常需避免長時間低頭、劇烈運動等可能引起眼壓波動的行為,建議補充富含花青素的藍莓、紫甘藍等食物。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眼部微循環。若出現虹視、視野突然缺損等變化,需立即復查眼壓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