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射精癥需進行精液分析、激素水平檢測、神經電生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心理評估等檢查。不射精癥指男性在性活動中無法達到射精,可能與神經損傷、激素異常、心理因素或生殖系統結構異常有關。
1、精液分析
精液分析是評估不射精癥的基礎檢查,通過檢查精液量、精子濃度、活力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精液生成或排出障礙。部分患者需進行射精后尿液檢查,確認是否存在逆行射精。該檢查需禁欲后采集樣本,結果異常可能提示輸精管阻塞或睪丸功能異常。
2、激素水平檢測
檢測血清睪酮、泌乳素、促卵泡激素等激素水平,可排查內分泌因素導致的不射精。高泌乳素血癥或性腺功能減退可能抑制射精反射,需結合臨床表現判斷。激素異常患者可能伴隨性欲減退或勃起功能障礙。
3、神經電生理檢查
通過陰莖神經誘發電位或球海綿體肌反射檢查,評估支配射精的神經通路是否完整。糖尿病神經病變或脊髓損傷患者常見神經傳導異常,可能導致射精反射弧中斷。此類檢查需專業設備,結果有助于區分器質性與心理性病因。
4、影像學檢查
超聲或核磁共振可觀察前列腺、精囊等生殖器官結構,排查腫瘤、囊腫或先天性畸形。盆腔CT有助于發現壓迫射精管的占位性病變,而經直腸超聲能清晰顯示精囊擴張或射精管梗阻。
5、心理評估
采用標準化量表評估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性心理訪談可揭示操作性焦慮或伴侶關系問題。心理性不射精常伴隨對性行為的過度關注或既往創傷經歷,需結合行為觀察綜合判斷。
確診不射精癥后,建議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和壓力,保持規律性生活有助于改善功能性不射精。飲食可適當增加鋅、維生素E等營養素,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或器械治療,如激素替代、振動刺激或電射精等。伴侶共同參與心理疏導對心因性患者尤為重要,定期復查可動態評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