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5年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種植體周圍炎、機械并發癥和骨吸收。這些問題的發生與日常維護、咬合習慣及全身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牙后最常見的生物學并發癥,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甚至種植體松動。口腔衛生不良、吸煙和糖尿病會顯著增加其風險。定期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周圍、每年進行專業潔治可降低發生率。
機械并發癥包括基臺螺絲松動或斷裂、牙冠破損等。長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習慣會加速部件損耗。選擇二氧化鋯全瓷冠能減少崩瓷風險,佩戴咬合墊可緩解夜磨牙影響。
骨吸收通常呈現漸進性發展,初期無明顯癥狀,嚴重時導致種植體暴露或脫落。骨質疏松患者需每年拍攝曲面斷層片監測骨量,必要時通過骨增量手術修復。
種植體周圍黏膜炎屬于可逆性炎癥,及時干預可避免進展為種植體周圍炎。表現為牙齦邊緣發紅、探診出血但無骨吸收。加強菌斑控制聯合氯己定漱口液可有效緩解。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種植體周圍囊腫或過敏反應。若出現持續疼痛、異常分泌物需立即就診排除病變。鈦過敏患者可選擇鋯種植體替代。
種植牙5年成功率約90%-95%,規范術后維護能顯著延長使用壽命。建議每6個月復查一次,包括種植體動度檢測、齦溝液分析和咬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