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囊腫是女性卵巢常見的生理性囊腫,主要由未破裂的成熟卵泡持續增大形成,多數可自行消退。卵泡囊腫的形成與激素水平波動、排卵障礙、黃體功能異常、盆腔炎癥及內分泌疾病等因素有關。
1、激素水平波動:
月經周期中雌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分泌失衡可能導致卵泡無法正常破裂排卵,卵泡液積聚形成囊腫。此類囊腫直徑通常小于5厘米,超聲顯示薄壁無回聲區,2-3個月經周期后多自然吸收。
2、排卵障礙:
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可能干擾排卵機制,使卵泡持續生長卻不破裂。這類患者常伴有月經稀發或痤瘡等癥狀,需通過性激素六項檢查明確診斷。
3、黃體功能異常:
排卵后黃體形成不全時,殘留的卵泡可能演變為囊腫。此類囊腫可能伴隨月經周期延長或經間期出血,孕酮檢測可輔助判斷黃體功能狀態。
4、盆腔炎癥:
慢性盆腔炎可能導致卵巢周圍粘連,機械性阻礙卵泡破裂。患者多有下腹墜痛、白帶異常病史,婦科檢查可觸及附件區增厚或壓痛。
5、內分泌疾?。?/h3>
垂體泌乳素瘤、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疾病通過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間接誘發囊腫。這類情況需排查血清泌乳素、皮質醇等指標,可能伴隨溢乳或向心性肥胖等特征。
對于無癥狀的卵泡囊腫建議定期復查,每3-6個月進行婦科超聲監測;日常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囊腫扭轉,保持規律作息調節內分泌;若出現突發腹痛需警惕囊腫破裂或蒂扭轉,應立即就醫。直徑超過5厘米持續存在的囊腫或伴有CA125升高者,需排除卵巢腫瘤可能,必要時行腹腔鏡探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