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質腐蝕的早期癥狀包括牙齒敏感、表面粗糙、顏色改變,隨著進展可能出現凹陷缺損或齲洞形成。
1、牙齒敏感:
牙釉質腐蝕初期表現為冷熱刺激敏感,進食酸性食物時短暫刺痛。牙釉質作為牙齒最外層保護結構,磨損后導致牙本質小管暴露,外界刺激直接傳導至牙髓神經。輕度敏感可通過含氟牙膏脫敏,中重度需專業脫敏治療或樹脂封閉。
2、表面粗糙:
健康牙釉質呈光滑鏡面狀,腐蝕后失去光澤并出現磨砂感。酸性物質長期作用使釉質晶體溶解,微觀結構形成蜂窩狀孔隙。粗糙面更易附著菌斑加速腐蝕,建議使用低磨損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減緩進展。
3、顏色改變:
釉質變薄會透出下層淡黃色牙本質,牙齒整體呈現暗黃或灰白斑塊。特定區域可能出現半透明邊緣或白堊色脫礦斑,這是釉質礦物質流失的典型表現。早期脫礦可通過再礦化凝膠修復,已形成色斑需專業美白或貼面修復。
4、凹陷缺損:
進展期釉質腐蝕在咬合面或牙頸部分出現坑狀凹陷,探診時有明顯刮擦感。常見于碳酸飲料頻繁飲用者或胃食管反流患者,缺損深度超過0.5毫米需復合樹脂充填,累及牙本質時可能引發牙髓炎。
5、齲洞形成:
終末期釉質完全破壞后形成開放性齲洞,伴食物嵌塞和自發痛。腐蝕向縱深發展可導致牙髓感染,出現夜間痛或放射性疼痛。此時需立即進行去腐充填,若已引發牙髓病變則需根管治療。
預防牙釉質腐蝕需控制酸性飲食攝入頻率,飲用碳酸飲料建議使用吸管減少接觸時間。選用含氟量1500ppm以上的牙膏增強釉質抗酸能力,每年進行兩次專業涂氟。反流性疾病患者夜間可使用抗酸護齒托盤,刷牙后配合含鈣漱口水促進再礦化。出現明顯缺損時應避免橫向刷牙,改用軟毛牙刷以45度角清潔齦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