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是指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發生分離的病理狀態,可能導致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視網膜脫離可能由玻璃體牽拉、外傷、高度近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炎癥等因素引起。
1、玻璃體牽拉:隨著年齡增長,玻璃體逐漸液化收縮,可能對視網膜產生牽拉力。玻璃體后脫離時可能撕裂視網膜,導致裂孔性脫離。避免劇烈運動可降低風險,必要時需玻璃體切割手術。
2、外傷因素:眼球受到鈍挫傷或穿透傷時,可能直接造成視網膜裂孔或震蕩性脫離。從事高風險職業者應佩戴防護眼鏡,外傷后需立即進行眼底檢查。
3、高度近視:眼軸延長導致視網膜變薄,周邊部易出現變性區。每年散瞳查眼底可早期發現視網膜變薄或裂孔,激光光凝能封閉微小裂孔預防脫離。
4、糖尿病病變:長期高血糖引起視網膜缺血缺氧,產生異常新生血管。這些脆弱血管可能破裂出血并引發牽拉性脫離,控制血糖聯合抗VEGF藥物注射可延緩進展。
5、炎癥反應:葡萄膜炎等炎癥性疾病可能引起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炎癥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積聚在視網膜下空間。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減輕滲出,原發病控制后脫離多能復位。
視網膜脫離患者需避免劇烈頭部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C及鋅元素,如胡蘿卜、藍莓、牡蠣等食物有助于維持視網膜健康。高度近視人群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散瞳眼底檢查,出現閃光感或飛蚊癥突然增多時需立即就醫。術后恢復期保持俯臥位有助于視網膜復位,避免提重物和長時間低頭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