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發熱和活動受限。癥狀發展通常經歷早期、進展期和嚴重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表現存在差異。
早期癥狀以突發性高熱和患肢劇痛為主。體溫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隨寒戰和全身乏力。疼痛多集中在長骨干骺端,呈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疼痛,夜間加劇。兒童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拒絕活動患肢的表現。
進展期癥狀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加劇。炎癥擴散導致骨膜下膿腫形成,疼痛范圍擴大并出現明顯壓痛。皮膚表面溫度升高,可能出現靜脈擴張。鄰近關節可出現反應性積液,但關節活動度通常不受限。部分患者伴隨食欲減退、惡心等全身癥狀。
嚴重期可能出現化膿性關節炎或病理性骨折。感染突破骨皮質形成軟組織膿腫,皮膚出現波動感甚至自行破潰流膿。膿液培養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兒童患者可能出現肢體生長障礙,成人可能發展為慢性骨髓炎。
實驗室檢查常見白細胞計數升高、C反應蛋白和血沉顯著增快。X線早期可能僅顯示軟組織腫脹,2周后逐漸出現骨質破壞和骨膜反應。核磁共振對早期診斷敏感性較高,能清晰顯示骨髓水腫和膿腫范圍。
骨髓炎屬于骨科急癥,一旦出現疑似癥狀需立即就醫。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敗血癥、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療結合必要時的手術引流是控制感染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