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東西胃絞痛可通過熱敷腹部、適量飲用溫水、調(diào)整飲食、服用藥物、保持休息等方式緩解。胃絞痛通常由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胃酸分泌異常、胃炎、胃潰瘍等原因引起。
1、熱敷腹部
用溫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腹部,溫度控制在40-50攝氏度,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減輕疼痛感。注意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皮膚燙傷,糖尿病患者及皮膚感覺異常者需謹慎。
2、飲用溫水
少量多次飲用35-38攝氏度的溫開水,每次50-100毫升,間隔10-15分鐘。溫水能稀釋胃酸濃度,沖刷胃黏膜表面刺激物,幫助緩解痙攣。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胃部脹滿感,水中可加入少量蜂蜜但不宜過甜。
3、調(diào)整飲食
暫停進食2-3小時,待疼痛緩解后選擇米湯、藕粉、饅頭等低脂低纖維食物。少量多餐原則,每餐控制在平時1/3食量,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刺激胃黏膜。癥狀完全消失前忌食豆類、碳酸飲料等產(chǎn)氣食物。
4、服用藥物
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保護黏膜,匹維溴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聯(lián)用多種藥物。服藥后保持坐位或站立姿勢30分鐘,防止藥物滯留食管。
5、保持休息
采取屈膝側(cè)臥位減輕腹部張力,用枕頭墊高上半身防止胃酸反流。避免立即平躺或劇烈活動,靜臥時配合腹式呼吸放松肌肉。如出現(xiàn)嘔吐應(yīng)將頭偏向一側(cè),防止誤吸。
胃絞痛緩解后24小時內(nèi)建議繼續(xù)清淡飲食,可食用蒸蛋羹、軟爛面條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分5-6餐進食,細嚼慢咽避免吞咽空氣。恢復期可適量補充益生菌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如無糖酸奶。避免立即恢復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癥狀反復或持續(xù)超過6小時應(yīng)及時消化科就診。日常注意食物新鮮度與保存條件,生熟分開處理,高危人群避免生食海鮮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