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專業名稱為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劇烈瘙癢和反復發作的濕疹樣皮損,好發于肘窩、腘窩、面部等部位。
異位性皮炎可能與遺傳易感性、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免疫異常反應等因素有關。患者通常伴有皮膚屏障蛋白如絲聚蛋白基因突變,導致角質層水分丟失增加。免疫學上以Th2型免疫反應為主導,表現為血清IgE水平升高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典型癥狀包括皮膚劇烈瘙癢、紅斑、丘疹、滲出和苔蘚樣變。嬰幼兒期多表現為頭面部滲出性濕疹,兒童期以肘窩、腘窩等屈側部位為主,成人期可發展為泛發性慢性濕疹。約50%患者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特應性疾病。
治療措施包括基礎皮膚護理和醫療干預。日常需使用無刺激沐浴產品,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濕劑如凡士林。醫療干預可選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控制炎癥,嚴重者可考慮系統性治療如環孢素。
約60%兒童患者隨年齡增長癥狀可自行緩解,但部分患者可持續至成年期。建議定期隨訪皮膚科避免搔抓誘發感染。合并其他過敏性疾病時需多學科協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