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可通過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和病因治療等方式改善。尿頻通常由飲水量過多、泌尿系統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癥、前列腺增生和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飲水量過多是尿頻的常見生理性原因。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會增加膀胱負擔,建議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睡前兩小時過量飲水。減少咖啡、濃茶等利尿飲品的攝入有助于緩解癥狀。
泌尿系統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會導致尿頻伴隨尿急、尿痛。這類感染多由細菌引起,可選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療。同時需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更換內褲。
膀胱過度活動癥表現為突發尿意和排尿次數增多。可通過膀胱訓練延長排尿間隔,藥物可選托特羅定、索利那新等M受體拮抗劑。盆底肌鍛煉如凱格爾運動能增強膀胱控制力。
男性前列腺增生會壓迫尿道引起夜尿增多。非那雄胺可縮小前列腺體積,坦索羅辛能松弛尿道平滑肌。嚴重者需考慮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5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進行前列腺檢查。
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會產生滲透性利尿。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需定期監測血糖并按醫囑使用二甲雙胍、胰島素等降糖藥物。出現多飲多尿癥狀時應及時篩查糖尿病。
若尿頻持續兩周以上或伴隨血尿、發熱、腰痛等癥狀,需就醫排除泌尿系結石、腫瘤等器質性疾病。兒童和孕婦出現尿頻應盡早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