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能導致失明。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視網膜血管,引發滲出、出血甚至視網膜脫離,最終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害。
一、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
非增殖期主要表現為微血管瘤、視網膜出血和硬性滲出,患者可能出現視物模糊或飛蚊癥。增殖期則出現新生血管增生、玻璃體出血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此時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喪失。臨床數據顯示,約10%的糖尿病患者在確診20年后會發展為威脅視力的視網膜病變。
二、關鍵防治措施:
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是基礎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應維持在7%以下。每年需進行散瞳眼底檢查,早期發現可通過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封閉滲漏血管。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對于晚期病例需行玻璃體切割手術。合并黃斑水腫時,糖皮質激素玻璃體腔注射能減輕炎癥反應。
患者需保持低脂低鹽飲食,每日攝入綠葉蔬菜300克以上,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龍眼。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戒煙并定期監測眼底變化,出現突然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眼科隨訪頻率應根據病情調整為每3-12個月不等,同時注意足部護理預防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