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瘙癢但皮膚表面無異常表現,可能與皮膚干燥、過敏反應、神經性皮炎、肝膽疾病或糖尿病等因素有關。可通過保濕護理、抗過敏治療、病因控制等方式緩解。
皮膚干燥是冬季瘙癢的常見原因,皮脂分泌減少導致屏障功能受損。建議使用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避免頻繁洗澡和堿性洗浴產品。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40%-60%,必要時使用加濕器。
過敏反應包括接觸性過敏和食物過敏,常見致敏原有花粉、塵螨、海鮮等。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止癢。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過敏原,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
神經性皮炎與精神緊張相關,表現為陣發性劇癢伴抓痕。保持規律作息,進行正念減壓訓練。瘙癢發作時可冷敷緩解,嚴重時醫生可能開具氟輕松軟膏等外用制劑。
肝膽疾病如膽汁淤積時,膽鹽沉積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瘙癢。可能伴隨黃疸、尿色加深,需檢查肝功能與腹部超聲。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環障礙也可導致皮膚瘙癢,典型表現伴多飲多尿,需監測血糖水平。
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瘙癢,或伴隨體重下降、夜間盜汗等癥狀,需排查淋巴瘤等系統性疾病。老年患者突發全身瘙癢建議檢查甲狀腺功能。皮膚科醫生可能通過血液檢查、皮膚活檢等手段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