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后面長肉疙瘩可能是智齒冠周炎、根尖周膿腫或牙齦增生的表現。常見原因有局部感染、牙齒萌出異常、慢性刺激等,需結合口腔檢查明確診斷。
1、智齒冠周炎
阻生智齒周圍軟組織發炎會導致牙齦腫脹形成肉疙瘩,多伴有疼痛、張口受限。需通過口腔沖洗清除食物殘渣,配合甲硝唑、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反復發作或存在阻生齒,可能需手術拔除智齒。
2、根尖周膿腫
齲齒或牙髓壞死引發根尖感染時,膿液穿透骨膜在牙齦處形成膿包。表現為跳痛、咬合不適。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病灶,必要時切開引流,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輔助抗炎。
3、牙齦增生
長期佩戴不良修復體或藥物刺激可能引起牙齦纖維性增生,形成無痛性腫塊。需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嚴重者需手術切除。苯妥英鈉等藥物引起的增生需調整用藥方案。
4、口腔囊腫
牙源性囊腫如含牙囊腫可能在牙根周圍形成緩慢增大的包塊。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通常需要手術摘除囊腫并處理受累牙齒,防止骨質破壞。
5、腫瘤性病變
罕見情況下可能是牙齦瘤或惡性腫瘤,表現為快速生長、質地堅硬的腫物。需活檢明確性質,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即可,惡性需綜合治療。
日常應注意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患處,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現持續腫大、出血、麻木等癥狀需立即就診。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牙齒及周圍組織異常,預防病變進展。孕婦、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警惕口腔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