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進去東西且一吃就想吐建議就診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腸梗阻、妊娠反應等因素有關。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處理進食障礙伴嘔吐癥狀的首選科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表現為餐后飽脹、早飽感,胃鏡檢查可發現非潰瘍性黏膜病變。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隱痛、反酸,胃鏡確診后需規范抑酸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癥狀為胸骨后燒灼感,質子泵抑制劑聯合促胃腸動力藥可緩解癥狀。妊娠期女性出現晨吐需排除妊娠劇吐,輕度者可通過飲食調整改善。
2、胃腸外科
胃腸外科主要處理器質性病變導致的進食梗阻。腸梗阻患者除嘔吐外常有腹痛、排便停止,腹部CT可見液氣平面,完全性梗阻需手術解除。胃幽門梗阻表現為嘔吐宿食,胃鏡可發現潰瘍瘢痕或腫瘤占位。消化道腫瘤晚期可能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病理活檢明確診斷后需多學科會診。術后腸粘連引起的梗阻需評估是否需二次手術松解。
3、神經內科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引起噴射性嘔吐。顱內壓增高患者多伴頭痛、視乳頭水腫,頭顱CT顯示占位或腦水腫。前庭神經元炎導致眩暈伴嘔吐,眼震檢查結合病史可確診。神經性厭食癥患者存在體象障礙,需心理干預聯合營養支持。帕金森病晚期可能出現吞咽功能障礙,視頻吞咽造影評估后需調整藥物方案。
4、內分泌科
代謝紊亂可導致消化系統癥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早期表現為惡心嘔吐,血糖監測和血氣分析可確診。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能伴發嘔吐、消瘦,甲狀腺激素檢測明確診斷。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可能出現食欲下降,激素替代治療可改善癥狀。電解質紊亂如低鈉血癥也會引起惡心感,需糾正基礎病因。
5、心理科
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進食障礙需心理干預。焦慮癥患者可能出現功能性嘔吐,認知行為治療配合放松訓練有效。抑郁癥伴發的食欲減退需抗抑郁藥物干預。創傷后應激障礙可能表現為條件性嘔吐,需專業心理疏導。軀體形式障礙患者需排除器質性疾病后轉介心理治療。
日常護理需保持少食多餐原則,選擇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條,避免油膩辛辣刺激。嘔吐后及時補充電解質水防止脫水,記錄嘔吐頻率和性狀供醫生參考。長期進食困難者需監測體重和營養指標,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腸內營養制劑。注意觀察是否伴隨發熱、腹痛等警示癥狀,癥狀持續超過三天或加重應及時復診。孕婦、老年人和兒童出現該癥狀更需盡早醫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