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類固醇激素,主要作用于腎臟調節(jié)水鹽平衡。醛固酮通過促進鈉離子重吸收和鉀離子排泄維持血壓穩(wěn)定,其分泌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調控。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促進腎臟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伴隨水分滯留以維持血容量。加速鉀離子通過尿液排泄,防止血鉀濃度過高。通過調節(jié)鈉鉀平衡間接影響血液pH值。
醛固酮分泌異常可能引發(fā)兩類病理狀態(tài)。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多由腎上腺腺瘤導致,典型表現為高血壓伴低血鉀,可能出現肌無力、多尿等癥狀。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常見于腎動脈狹窄等腎血流不足的情況,多伴隨水腫和腎功能異常。
醛固酮水平檢測對診斷內分泌性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常用檢測方法包括血漿醛固酮濃度測定、醛固酮/腎素活性比值等。對于確診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腎上腺CT檢查可幫助定位病變。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是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螺內酯通過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受體改善水鈉潴留,依普利酮作為選擇性拮抗劑可減少激素副作用。嚴重病例可能需要腎上腺切除術治療。
日常需關注與醛固酮相關的健康風險。長期高血壓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電解質,自發(fā)性低血鉀人群建議篩查內分泌因素。保持低鈉飲食和規(guī)律運動有助于維持正常醛固酮分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