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術后短期不適和長期并發癥兩類。種植牙手術作為缺牙修復的有效手段,其副作用多與個體差異、手術操作及術后護理相關。
術后短期不適常見牙齦腫脹和輕微出血,通常3-5天可自行緩解。手術創傷可能引發局部炎癥反應,表現為術區紅腫熱痛,冷敷和保持口腔清潔可改善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鄰牙酸脹感,因手術震動波及相鄰牙周膜所致,一般2周內逐漸消失。
長期并發癥中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率約10-15%,表現為牙齦紅腫、探診出血甚至骨吸收。口腔衛生不良和吸煙是主要誘因,需通過專業潔治和抗生素控制。種植體松動發生率為5-8%,多因骨結合失敗導致,骨質疏松患者風險較高。下頜種植可能損傷下牙槽神經,引發短暫性唇部麻木,罕見情況下需手術探查。
特殊情況下可能出現種植體折斷或修復體崩瓷,與咬合力過大或材料疲勞有關。上頜竇提升術可能并發竇腔感染,術前CT評估可降低風險。全身性疾病未控制者可能出現愈合延遲,糖尿病患者種植成功率較常人低15-20%。
建議術前完善血液檢查及影像學評估,選擇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操作。術后應嚴格遵循醫囑使用漱口水,避免吸煙和過硬食物。定期復查可早期發現骨整合異常,每年至少進行1次專業維護。出現持續疼痛或種植體晃動需立即就診,部分病例需取出種植體待骨愈合后重新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