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建議掛婦科或婦產科,可能由細菌感染、性傳播疾病、宮腔操作、鄰近器官炎癥擴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婦科
婦科是診斷和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主要科室,慢性盆腔炎多與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炎癥相關。醫生會通過婦科檢查、白帶常規、B超等明確病因,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若合并輸卵管積水或盆腔粘連,可能需配合物理治療或手術。
2、婦產科
部分醫院將婦科與產科合并為婦產科,同樣可接診慢性盆腔炎患者。該科室擅長處理與妊娠相關的盆腔炎癥,如流產后感染。診療中會評估是否需保留生育功能,必要時采用腹腔鏡探查。中成藥如婦科千金片、金剛藤膠囊也常用于輔助治療。
3、感染科
若盆腔炎由結核分枝桿菌、淋球菌等特殊病原體引起,或合并HIV等免疫缺陷疾病,需轉診感染科。該科室會進行病原體培養、藥敏試驗等精準檢測,針對性使用異煙肼、多西環素等藥物,并監測肝腎功能。
4、中醫科
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屬帶下病范疇,多因濕熱瘀結所致。中醫科會通過舌脈辨證施治,采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方劑,如少腹逐瘀湯加減。可配合艾灸關元穴、中藥灌腸等外治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
5、疼痛科
長期慢性盆腔痛患者可至疼痛科進行綜合管理。科室采用神經阻滯、微波理療等方式緩解疼痛,對合并盆腔淤血綜合征者可能建議介入治療。需注意疼痛科僅對癥處理,仍需配合病因治療。
慢性盆腔炎患者日常應避免久坐、過度勞累,注意會陰清潔,性生活前后及時排尿。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發作期需臥床休息,可熱敷下腹部緩解疼痛。治療期間禁止盆浴、游泳,遵醫囑復查直至癥狀完全消失。若出現發熱、劇烈腹痛需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