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和附件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中成藥、止痛藥、外用藥及調節免疫藥物,常見有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婦科千金片、布洛芬、保婦康栓等。盆腔炎和附件炎多由病原體感染引起,需根據病原體類型及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藥物,避免自行用藥。
1、抗生素類藥物
頭孢曲松鈉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菌作用較強,適用于淋球菌等病原體引起的盆腔炎。甲硝唑對厭氧菌及滴蟲有殺滅作用,常與頭孢類聯用。使用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療,防止耐藥性產生。
2、中成藥
婦科千金片含千斤拔、當歸等成分,具有清熱除濕功效,可緩解慢性盆腔炎引起的下腹墜脹。金剛藤膠囊能活血化瘀,改善附件區血液循環。中成藥多用于輔助治療或慢性期調理。
3、止痛藥
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可緩解急性發作期的腹痛癥狀。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合并發熱的患者,但須注意避免與其他含該成分藥物疊加使用。
4、外用藥
保婦康栓含莪術油等成分,經黏膜吸收后可發揮局部抗炎作用。苦參凝膠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適用于合并陰道炎的患者。外用制劑需避開經期使用。
5、調節免疫藥物
匹多莫德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減少感染復發。轉移因子口服液通過調節T淋巴細胞改善免疫功能。免疫調節劑多用于反復發作或免疫力低下者。
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保持會陰清潔,每日更換內褲并用開水燙洗。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臥床休息,慢性期可進行溫和的盆底肌訓練促進血液循環。若出現持續高熱、劇烈腹痛或異常陰道出血,應立即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