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心電圖主要用于檢查妊娠期心臟電活動是否異常,評估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問題。心電圖檢查對孕婦和胎兒無創安全,是孕期常規篩查項目之一。
1、心律失常篩查
妊娠期激素變化和血容量增加可能導致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早搏等生理性心律失常。心電圖可識別頻發室性早搏、房室傳導阻滯等需干預的異常節律。孕期新發心悸癥狀時建議及時檢查。
2、心肌缺血評估
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期孕婦可能出現ST段改變等心肌缺血表現。心電圖結合心肌酶檢查可輔助診斷圍產期心肌病。既往有冠心病史的孕婦需加強監測。
3、電解質紊亂提示
嚴重孕吐導致低鉀血癥時,心電圖可見U波增高、T波低平。妊娠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可能出現高鉀性T波高尖。這些改變可為臨床補液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4、心臟結構異常線索
心電圖顯示電軸右偏、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能提示房間隔缺損等先心病。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可見P波增寬、房顫等改變。需進一步超聲心動圖確診。
5、藥物監測依據
使用硫酸鎂治療子癇時,心電圖可監測PR間期延長等鎂中毒征兆。β受體激動劑抑制宮縮時需觀察有無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根據心電圖調整給藥方案。
建議孕婦在孕早、中、晚期各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有心臟病史或癥狀者應增加檢查頻率。檢查前避免劇烈運動,穿著寬松衣物便于連接導聯。若發現異常需結合臨床癥狀、心臟超聲等綜合判斷,必要時轉診心內科共同管理。孕期保持適度運動、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