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飛蚊癥需進行視力檢查、散瞳眼底檢查、眼部B超、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視野檢查等專項評估。
1、視力檢查:通過標準對數視力表測定裸眼及矯正視力,初步判斷玻璃體混濁是否影響視功能。生理性飛蚊癥通常視力無下降,病理性可能伴隨視力模糊或視物變形。檢查時需配合醫師指示辨認不同方向“E”字缺口。
2、散瞳眼底檢查: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通過間接檢眼鏡觀察玻璃體及視網膜狀態。可鑒別玻璃體后脫離、視網膜裂孔等病變,生理性飛蚊可見透明纖維懸浮,病理性可能伴視網膜出血或滲出灶。檢查后6-8小時會出現畏光現象。
3、眼部B超:采用10MHz高頻探頭對玻璃體進行橫縱掃描,能清晰顯示混濁物的位置、形態及活動度。生理性飛蚊呈點狀弱回聲,病理性可能顯示條索狀機化膜或視網膜脫離波形。檢查時需閉眼配合探頭移動。
4、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通過近紅外光對玻璃體視網膜交界面進行分層成像,可檢測微小的玻璃體后脫離或視網膜前膜。生理性改變顯示均勻信號,病理性可見玻璃體牽拉征或黃斑水腫。檢查全程無接觸無創。
5、視野檢查:運用自動視野計檢測30度范圍內暗點分布,生理性飛蚊癥視野缺損與混濁位置對應,病理性可能伴發周邊視野縮窄。檢查需緊盯中央注視點,對閃爍光斑作出反應。
日常需避免劇烈頭部晃動,減少長時間盯電子屏幕。建議每日攝入富含葉黃素的菠菜、藍莓等食物,配合適度眼球轉動訓練。若突發閃光感或視野缺損加重,需立即復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