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否充足可通過嬰兒表現、母親感受和生長曲線綜合判斷。主要觀察指標包括哺乳后嬰兒滿足感、每日排尿次數、體重增長情況等生理信號,同時需排除母親乳房脹痛緩解異常、哺乳時間過長等干擾因素。
哺乳后嬰兒安靜入睡或清醒狀態愉悅,每次哺乳能聽到有效吞咽聲,提示乳汁分泌充足。新生兒每日排尿6-8次,尿液呈淡黃色,排便3-4次且性狀正常,是判斷攝入量的客觀依據。出生兩周后體重恢復至出生體重,前三個月每月增長500克以上,說明營養供給充分。
母親方面,哺乳前乳房充盈發脹,哺乳后明顯變軟;兩次哺乳間隔2-3小時自然脹痛,哺乳時出現噴乳反射,均屬正常泌乳表現。單次哺乳時間15-20分鐘可完成,嬰兒主動松開乳頭,表明吸吮效率良好。
需警惕的不足信號包括哺乳后嬰兒仍頻繁覓食、排尿少于6次/日、體重增長不足300克/月。母親長期乳房無脹感、哺乳超過40分鐘嬰兒仍哭鬧、乳頭疼痛影響哺乳等情況,建議咨詢哺乳指導或兒科定期監測生長曲線比孤立觀察單次哺乳量更可靠,必要時可通過專業母乳量評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