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容易斷可能由營養不良、頻繁美甲、水分缺乏、甲狀腺功能異常、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減少化學刺激、加強保濕、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1、營養不良:
蛋白質、生物素或鐵元素攝入不足會導致指甲脆弱易斷。日常需增加雞蛋、三文魚、菠菜等富含相關營養素的食物。長期素食者需注意豆類與堅果的搭配補充。
2、化學刺激:
頻繁使用卸甲水或指甲油會使甲板脫水脆化。建議間隔2-3周再進行美甲操作,卸除時選擇丙酮含量低的卸甲產品,操作后涂抹含乳木果油的護甲霜。
3、水分失衡:
長期接觸洗滌劑或干燥環境導致甲床含水量下降。洗手后立即擦干并涂抹凡士林,睡前可用溫橄欖油浸泡指甲10分鐘以增強韌性。
4、甲狀腺疾病:
甲減患者新陳代謝減緩會影響角蛋白合成,可能伴隨皮膚干燥、體重增加。需檢測TSH水平,確診后可服用左甲狀腺素鈉,配合硒酵母片改善指甲狀態。
5、真菌感染:
甲癬會導致甲板分層碎裂,常伴隨甲溝紅腫。臨床常用特比萘芬、環吡酮胺或阿莫羅芬等抗真菌藥物,嚴重時需聯合激光治療清除病灶。
保持均衡飲食攝入動物肝臟與深色蔬菜,避免徒手接觸強堿性清潔劑。游泳時佩戴專用指套防護,每月修剪長度不超過指尖2毫米。若伴隨甲床分離或顏色改變持續兩周以上,需至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與甲狀腺功能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