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可通過戒酒、營養支持、藥物治療、并發癥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長期過量飲酒、營養不良、氧化應激、腸道菌群紊亂、遺傳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戒酒干預:完全戒酒是治療核心,可阻止肝損傷進展。酒精依賴者可結合心理行為療法,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納曲酮、阿坎酸等藥物輔助戒斷。戒酒6-12個月后部分肝功能異常可逆轉。
2、營養補充:患者常合并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需每日攝入1.2-1.5g/kg優質蛋白。建議選擇魚肉、乳清蛋白粉、大豆分離蛋白,配合維生素B族、維生素E及鋅硒等微量元素補充,改善肝細胞修復能力。
3、藥物療法:輕中度患者可選用多烯磷脂酰膽堿修復肝細胞膜,水飛薊賓減輕氧化損傷,熊去氧膽酸改善膽汁淤積。合并肝纖維化時需聯用吡非尼酮或奧貝膽酸抗纖維化治療。
4、并發癥處理:出現腹水需限制鈉鹽并聯合螺內酯、呋塞米利尿;肝性腦病者采用乳果糖減少氨吸收,必要時用利福昔明調節腸道菌群。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需內鏡下套扎或組織膠注射。
5、終末期管理:Child-Pugh C級患者需評估肝移植指征,術式包括經典原位移植、背馱式移植。移植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劑,5年生存率可達70%。
日常需嚴格禁酒并保持均衡飲食,每日攝入30-35kcal/kg熱量。建議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定期監測肝功能、腹部超聲及肝纖維化掃描,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需胃鏡檢查預防出血。